5月7日凌晨,印巴125架战机缠斗近1个小时,巴空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而自身毫发无伤,是真的吗?在初次交手遇挫之后,莫迪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打法?中俄发声,能否让印方真正换个“打法”?
5月7日,巴基斯坦方面言之凿凿地说,巴空军击落了3架法制“阵风”战机、1架米格-29战机和1架苏-30战机。尽管各种证据都表明,这种战果应该是真的,但印度方面始终不予承认,在最后也是迫不得已扭扭捏捏地表示他们有3架战机坠毁。注意用词,是坠毁,而不是被击落。
然而,当地时间5月8日,路透社援引两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,在7日的印巴短暂“空战”中,一名匿名美国官员表示,美方高度确信,一架由中国制造的巴基斯坦歼-10战斗机向印度战机发射了空对空导弹,至少击落了两架印度军用飞机;另一名官员补充说,被击落的战机中至少有一架是法国制造的“阵风”战斗机。
至此可以确定,巴空军至少在空战中击落了3架印军战机,其中就有“阵风”。
毫无疑问,印军在开战之初,启用了他们最先进的飞机,企图给巴军来个“下马威”,但不想反手被虐,遭遇重大损失,还连累法国“阵风”战机声誉受损,可谓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!
然而,印度方面却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。
一方面,莫迪在5月8日召开了会议,称国家处于“敏感时期”,敦促各部门“持续保持警惕”,并“保持清晰沟通”。而会议也下了“封口令”,称要打击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等。分析人士指出,巴方公布的击落印军战机视频可能会引发印度国内质疑声,因此有必要进行“打击”以表明己方的军事行动取得了“伟大胜利”。
另一方面,印军不再派出战机升空,而是改派大量无人机对巴基斯坦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,甚至放出卫星对照图来彰显自己的“战绩”。结果表明,这一调整策略生效,比如印方宣称他们成功摧毁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的防空系统。
也就是说,印度方面通过“打击虚假信息和假新闻”、“使用大量无人机”等“新打法”,成功在之后的印巴冲突中挽回了颜面,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果实。
其实,在印巴开战之前,国际社会普遍担心,作为两个拥核大国,如果擦枪走火甚至是爆发高烈度战争,会否因战况惨烈而进一步引发核大战?目前的战况表明,印度似乎在“有人”作战方式的选择上,已经趋于谨慎。
其实,在印巴“空战”开始之前,中方就一直在呼吁双方克制,尽可能沟通解决问题;而巴基斯坦更是要求印方拿出证据,或成立联合调查组以查清4月22日游客遇袭事件的真相;然而,正如中俄在5月8日的联合声明中所说,“核武器国家紧张关系升级,甚至到了面临直接军事冲突的地步,战略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,发生核冲突的风险上升”,所以核武器国家“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,并放弃采取引发战略风险的举措。应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的磋商解决关切,增进信任水平,避免危险误判。”
希望印度当局能够认清现实,将中俄声明中的建议看清楚、听进去,及时真正改变“打法”,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争端。